77779193永利(中国)官方VIP网站-最新Best App Store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资讯  >  学院新闻  >  正文

教师专访 | 刘毅:对未来生活抱有希望总是好的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0-05-22

当我们谈到心理学的时候,大多数同学的第一反应也许是面对心理学家、心理学老师或者学心理学的同学,我是不是要躲着点?我想说什么会不会被看穿?我的小秘密会不会全都被曝光?这是很多同学都会有的误解。

刘毅老师觉得,对于在大学里有机会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同学来说,学习心理学知识,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学,并学会应用心理学知识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,这对于一个人长远的发展其实是很有帮助的。

一、生活中的心理学

虽然心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,但是很多同学对于心理学的理解却比较偏颇。刘老师接受采访时谈到,采访过程涉及到了一系列由浅到深、由初级到高级的心理过程,但是很多同学可能只会认为采访就是一个简单的你问我答过程。这是很多第一次接触心理学,或者对心理学不够了解的同学常有的想法。事实上,作为一个学科或者一门科学的心理学来说,它完全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狭隘,围绕采访过程,心理学家可以从方方面面展开大量研究。

从基本的心理活动感觉开始到知觉的产生,心理学家就进行了很多探索。比如在采访中,采访者针对受访者的回答,给出一个反应,然后再提出问题,受访者再回答。这个过程看似简单,然而采访者是怎样去听受访者说话的?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意味着基本的心理活动开始了。采访者要首先听到声音,而这声音是来源于受访者的表达,也就是采访者听受访者发出的声音,这声音在采访者那里组织成一句句的话语,而这一切开始于感觉。

又比如说,当我们看到一张图片时,你的反应是什么?另一个人的反应是什么?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反应?这其中也涉及到心理学知识。然而大家可能直接看到、想到的就是一个人看到这张图片很高兴,而另一个人看到图片不高兴,背后一些更加深入复杂的过程,则是一般同学不了解的。

刘毅老师

二、关于《心理学与生活》

《心理学与生活》这门课主要讲的是作为一个学科、一门科学的心理学,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怎样的联系,以及可以有怎样的应用。

这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理念是“一个基础、两个结合、三个促进”。一个基础,是指以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为基础;两个结合,一个是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和同学课后的自主学习结合,另一个则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我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;三个促进,首先是希望能够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、专业学术视野的拓展,其次是希望能够促进大家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提升,最后是促进人格和社会性的健全发展。

就心理学的专业学习而言,心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其实是相当多的。虽然本科生从事各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,但是据刘毅老师所知,很多同学都对心理学颇有兴趣,只是之前可能认为心理学家就是做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。换而言之,都是和病人打交道,但实际远非如此。大多数同学通过心理学的学习,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和自己现在所学专业能够相互对接、或者相互交叉的领域。而这些领域常常都是新兴领域,也是大有可为的领域。所以刘老师认为学习一些心理学课程,有助于同学们思考怎样将其和自己现在的专业结合起来,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展开各自的科学研究。

从学习本身来说,学习涉及到一个方法的问题,比如如何提高记忆效率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记忆相关的原理是什么?我们的记忆是如何产生和消退的?以及基于这些原理,如何帮助自己更好的提升记忆效果以促进学习?心理学可以为同学们都需要面对的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帮助。

从生活方面来说,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更好地认识自己。《心理学与生活》中有一章涉及人格和社会,在本章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个体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、个体自身有些什么特点、希望今后如何发展、以及哪些发展会比较适合等等。这些问题心理学都给出了相应的回答,或者说心理学可以给你一些启发。比如说对一个人能力的测评,依据你的能力和人格特征判断,你比较适合什么样的专业、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等等。

在生活当中可能也有些同学不太擅长人际交往,甚至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障碍。如果你希望去改变这种状况,就需要先了解人际交往的一些规则、规律或者小技巧,而心理学家都对这些进行了探究和归纳。如果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知识,就能够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,并且知道如何运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,从而达到促进人格和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目标。

三、文理兼具的心理学

刘老师认为文科生需要更多的科学思维训练,而理科生则需要更多的人文素养积累。对于文科同学和理科同学来说,两个方面均衡发展会比较好,但是由于各自的学科特点,文科生可能会在科学思维训练方面较弱一些,而在时政方面更拿手;理科生则可能更擅长做具体操作,而宏观人文思维较弱一些。

而心理学有这样的一个特点,即心理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比较特殊,既非纯社会科学,亦非纯自然科学,它既具有社会科学属性,也具有自然科学属性,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理兼具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将两方面结合起来。

刘老师在上《心理学与生活》这门课的时候要讲到一些心理学规律的发现历程。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现象,心理学家是怎么展开工作的呢?他们会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研究,例如设计实验、进行问卷调查、或者通过访谈等。同时,心理学家关注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,而不是实验室里冷冰冰的仪器,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要时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。

刘毅老师和同学们

四、关于通识教育

刘老师觉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是相互促进的。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你的人生过得更充实更丰厚,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只看到自己专业领域之内的东西,而要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一个专业的老师,可以通过通识教育,以一种你可以接受的方式,告诉你关于整个世界的一种更宏观的认知。这种学习在大学里是可以比较好地完成的,大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机会。走出校园后,很难再有机会如此便利地听到各个领域老师面对面的授课,如此近距离地与老师互动交流,及时为自己释疑解惑。刘老师认为,大学应该是一个汲取各方面丰富养分的、开阔视野的过程,所以在大学中开通识教育确实很有必要。

另外,对于很多同学来说,日后还会进行更专业的学习,特别是对于武大的同学们,很多人毕业后还会继续深造。虽然很多同学已经比较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,但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,具有一种更开阔的学术视野、具有较好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也很重要。现在很多重要的创新成果都来自交叉领域,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那么一些新想法和创新点就不易被激发出来。

刘老师觉得在大学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其他学科,无论是对于我们人生的广度和厚度,还是对于专业学习的创新,都大有裨益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通识课上,需要平衡和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。

“对于很多刚从高中来到大学的孩子们来说,他们的整个视野或者对于整个人生的看法、阅历,无论是对于专业的还是对于生活的,都还没有那么深刻,所以有时候他们可能太关注于要做的某一个点,而看不到对于他们后续的发展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。”

“有句老话叫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’,很多东西你要了解了之后,才能够有更好的把握和选择。能够有更开阔的视野,然后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,我个人觉得这样应该更好。至少这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,而你最终也更可能会满意这一结果。

五、相关推荐

刘老师向大家推荐了《肖申克的救赎》这部电影,这部电影可以激励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不放弃,它告诉我们,遭遇再大的挫折都要积极面对,生活需要积极面对。

“《平凡的世界》这本书也很好。生活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有的人遇到的困难更大一点,有的人遇到的困难更小一点。但是无论如何,以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去看待,对未来生活抱有希望总是好的。

刘老师觉得学一些心理学的课程,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现在所处的状况,或者这样的一个阶段是很正常的。人需要去慢慢地独立起来,这需要一个过程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,该怎么样去解决它?心理学会给你提供答案。当你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,你就会成长起来。毕业后踏入社会的时候,你就可以用比较好的心态去应对今后的生活。

(本文转自:武大通识教育公众号)